0%

《仙道第一小白脸》读后感

  真·被文名耽误了的好文。当时在看《二哈和他的白猫师尊》时,看见有人推荐此文——从bg到gl最后变成bl的神文(。冲着这个噱头我也去品尝了一下这篇文。看完之后的我不住感叹作者真乃神人也,如同牛姨一般,从最开始铺线,到故事结束,围成了一个完整的圆,让人不禁感叹因果有缘,周而复始。

以下内容涉及剧透!

大致背景:

  本世界里的剑刀能化人,但是需要很长的时间,需要上几千年,除非被什么有灵性的东西点化。这里的国家分为北夏和南夏,皆是从夏国分裂的。攻(萧韶)是南夏的大皇子,他的母族是凤凰血脉。凤凰是上古神兽,血脉顶好,但是由于某人(月华仙君)把人间和天道的连接给斩了,凤凰血脉衰退。但仍然是滋养的良药(皇帝与凤凰血脉进行初次交合可以身强体壮延年益寿)所以南夏每任皇帝都娶凤凰血脉的女子为皇后。但是他们的血脉天生就很难诞下皇子,即使是生下皇子,也会因皇帝的忌惮而枉死。因为皇子&凤凰血的组合注定他的不凡,而皇帝又恐江山被凤凰血脉抢走。萧韶是命承凤凰血脉的皇子,为免其受皇帝杀害,皇后令其易容为女子,作为公主长大。

  折竹为受(林疏)的剑,无愧和同悲为萧韶的刀。


故事大纲:

千百年前折竹被锻造出来→
千百年前妖刀无愧被锻造出来→
攻出生,因为男子承受凤凰血而痛苦不堪,被一名叫桃源君的道者传功所救→
攻五岁,桃源君再出现,攻和桃源君的徒弟订下婚约→
十一年后,受穿越重生到一个静脉尽碎的小傻子身上,被前来寻妻的攻偶然救下→
受去南夏的修仙学宫,和攻重逢→
总而言之是谈恋爱→
攻帮受买下了折竹剑→
两人作为优秀学霸去藏宝库,攻拿下妖刀无愧→
在攻的帮♂助下受经脉恢复,受恢复到穿越前的功力→
总而言之是家仇国恨→
攻杀死了北夏的大巫,并代他吸收了他所承受的天地怨气→
南北夏统一之际,皇后杀了攻,想用攻唤醒凤凰血脉,但因为攻吸了怨气已经不是人了,此举反而让攻更加失控→
攻被受唤回神智,决定放飞自我当义侠。他杀了很多罪人,但也徒造杀业,最后如愿被天道以天雷劈死,留了一根羽毛给受→
攻死后他的妖刀“无愧”化出人形,因为是受帮他挡的天雷所以长得和受一样→
受在梦境看见小鸡仔(凤凰雏)但是其愈发虚弱,想要救它就得看凤凰相关的秘籍,但这些肯定都被皇后销毁了。这时受拿出穿越镜子想到过去去看秘籍内容,但是这时被贪婪道人拦截想要得到穿越镜→
被迫无奈之下,受和无愧一起穿越,受到攻刚出生的时候救了他,当初的桃源君就是他本人→
受穿越第二次到攻五岁,因为外界在追杀他,他没法回到凤凰山庄的火炉把羽毛放进去救活攻,就只好在现在时间的十六年前把羽毛放进去了→
受回到十一年前,妖刀无愧的人形受怨气影响,嗜杀,受不想他乱杀人想要毁掉他的修为,但是被无愧以为是受不要他了,他羞愤地把躯体丢下还给受,自己跑了→
受把躯体交给附近的村庄,给他们设下保护结界,并请求他们抚养这个躯体→
受要从镜子里出去的时候,他的徒弟葫芦跟他报信说自家门派被攻击,但是徒弟的修为太差,待在镜子里会死,受只好把他放到千百年后的世界,给他身上刻了符号,如果他修炼到渡劫就能把他的灵魂引回来,并把秘籍《长相思》和折竹剑给他→
受知道了大巫就是当年离开自己的无愧,大巫也理解了当年受不是真的想杀自己,弥留之际把最后的魂识送给受让他回到现实→
攻的灵魂在火炉里烧了二十年出来救了受,两人重逢→
徒弟葫芦在现代→
折竹化出人形→
葫芦找到折竹的人形给他取名林疏(就是受的名字),教他修仙和武功,并把引魂符刻在林疏的身上→
葫芦去世→
受修炼到了渡劫,然而渡劫失败,穿越到十一年前的小傻子身上,然后被攻找到。


  整个故事化为一个完整的圆。让人不禁感叹,即使是游离于天道之外,但世间万物都是在潜移默化的力量下循序渐进不停向前。因果因果,有因有果,因造就果,果影响因。文末尾涉及到很多现代物理的设定,例如四维空间的高维打击,简单来说就是穿越时空。明明是一篇修仙文我却感受到了现代物理的魅力(。也埋了很多伏线,例如当初拜入林疏门下的徒弟葫芦就是被林疏丢去未来的葫芦道人,因他找到了折竹的人形从而使整个故事得以继续下去。他能找到折竹是必然,还是偶然?如若是偶然,那么肯定造就了不同的平行宇宙,最后会不会世界线收束?;如若是必然,那么可以引申到混沌理论,事件的初始状态是敏感的,必须保持折竹被找到的状态。所以冥冥之中自有天数这句话让我感触颇深。其次,无愧当初先跟林疏穿越时空,所以根据时空镜的原理做了双面佛来创造新的时空。(当前时空划分一块独立时空让人生存,颇有一种平行宇宙的意思)林疏和凌凤萧对桃源仙境的向往,也促使无愧形成了他的理想与造就“桃源境”,以及林疏穿越时空后自称“桃源君”的结果。不过文中对于桃源的探讨也很有意思,桃源的安逸在于供求平衡,当主角二人闯入桃源仙境时,供大于求,则已经破坏了桃源的平衡,引发了一定争执。所以,桃源在这个层面上来说,是无法稳定存在的概念。

  魔君和月华仙君。这对的故事真的太喜感了,我好想看他们的后续故事呀!魔君那放荡不羁的性格真的很像一名科学家,天不让我行,我偏剑走偏锋。再加上月华仙君表面儒雅实则腹黑的性格,实在是一对欢喜冤家。看文中描述两人升仙了还在天道接着打架。


好句分享

此外作者引用几许诗句典故,如林疏恢复功体后回到无情道的状态,曾引用如下:

只见碧天无际,江水长流,仅这一叶轻舟乘雾而去,遁迹尘中。

他忽觉天地之大,遥无尽头。

而人生天地间,忽如远行客。

一叶孤舟而已。

而凌凤萧的遗书参考了林觉民的《与妻书》,其中提到:

算来我赴死之日,应在二三月交接之际,为桃花开时。某日你穿行东山,东风吹落桃花,沾你衣襟,即是我来看你。

以及谢子涉对王道、侠道、仙道的解读,和在文末提出的游侠、游宦、游仙的概念:

只听她漫声道:“少年出江湖,结任侠之客,为游乐之场,路见不平,拔刀相助,何等快意——是为‘游侠’。”

林疏回想这些人少年时的光景,确实如此。

谢子涉又饮一杯,道:“有言道‘侠之大者,为国为民’,少年游侠再大一些时,却发现,私剑可救一人,十人,百人,救不得世人——唯有投身王朝,兵营,方能有助江山社稷,太平盛世,成全一腔侠情。便出江湖,入俗尘,虽心怀天下,却不得已投入碌碌尘劳中,此为‘游宦’。”

苍旻似有所悟,点头道:“那年我与如杠相助王朝军,在朝中领了将职,萧兄左右政事,都是‘游宦’之属。”

谢子涉抿唇而笑,饮下第三杯:“此后,天下平定。渐渐发现世间名利富贵如同过眼云烟,终究纷纷逝去,返璞而归真,以绝顶手段超脱尘世,翩然归去——自此逍遥天地间,便是‘游仙’。”

说到这里,她看向林疏:“多年过去,你们终于也如林小疏一般,入此逍遥仙道了。”

苍旻与越若鹤静悟许久,笑道,经师姐点拨,道途又有明悟。

萧韶遥遥对她举一杯:“为侠者,终将隐。你何时归隐?”

谢子涉笑道:“你们隐于天地,在下隐于市井,都是一样。”

她又饮一杯,兴起后,于这“刀剑如梦”小亭亭柱泼墨写下仙道中人自古梦寐以求的十八字。

——便当遁迹尘中,栖心物外,澄清一气,生死长存。

  总而言之,本文是一篇让我连连惊叹的文。一些趣味点单独拿出来说可能颇为老套,但是经过作者疏密有致以及严谨细致的设定下,让它变成一篇颇为有思考意义的文章,令我赞叹不已。